最近花了三天读完了《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》,感觉堵得慌,想来写点东西。
这个博客开张的第一篇就是《地球之种》,和末世文总归有点缘分。我喜欢看各种末世文,但并不是硬核科幻小说的爱好者,甚至不看重推理部分。我想知道在这些作家眼里,地球究竟因为什么到了末日。在末日里,主角们又看重什么,她们的选择是什么。
我很喜欢作者的设定——这是一个依靠精神值的世界,污染物用各种奇怪的逻辑尝试让你掉san,如果精神值崩溃,你会死在污染区域。后来看了作者的话,说这些都是她的日常幻想(她确诊了精神疾病)。保持精神的稳定,破解污染区存在的逻辑(有时候甚至有点像规则怪谈),找到生存的路。
主角祝宁是个用来拯救世界的残次品,世界对她的希望就是吸收完污染物然后死掉。祝宁一路走来不仅是要拯救世界,更是要搞清楚自己从何而来,自己到底是谁。我喜欢她的态度,拯救世界并不重要,但妈妈、朋友重要。这是一个私人的态度,不受宏大叙事的影响。她最后吞噬普罗米修斯(一个AI)而自己永远被钉在同样的位置,不是因为爱人类爱世界,而是在朋友情谊里依然感受到对人类的希望。
厌倦了(老)(白)男的作品,文里自然而然流露的对女性的亲近让人心安。强者弱者正派反派,大多数都是女性,复杂的女性,有充分的人物弧光。以前读过的一些类似的书,比如《末日乐园》,总感觉作者太爱一些男角色,虽然是女主,但周围全是男的。而爱男会让作者和文章失色。读了作者的话,说自己遭受了严重的家庭暴力,在这本小说里写了好几对母女线。仿佛只要创造出足够复杂的母亲,自己就能获得解脱。世界上虚假的爱人那么多,虚假的母亲又何妨。这本书创造出了足够复杂的母亲形象,也治愈了她,让她自由。
虽然这本是网络小说,甚至在豆瓣上都查无此书,但我觉得比所谓的严肃文学(比如我最讨厌的贾平凹)强百倍。前段时间还慕名读了香港推理小说大师陈浩基的经典作品《13·67》,觉得如果不是香港背景,我甚至不会读这本书。拜托也不用吹捧得那么夸张吧!
自己写着写着就写不动了。写作是一个复健的创作过程。我希望能说出我心中所想,不再无法表达。